传承民俗精粹,领略青瓷之美。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护航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分队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中国民俗文化”和“青花瓷”两门特色课程:以民俗为窗,窥探千年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以时代为卷,绘就青花瓷上的特色风华,引领孩子们在传统与艺术之间感受人文之美。
中国民俗文化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在本次课堂上,陈欣然老师以“了解中国民俗文化”为主题,带领孩子们以课本上的知识为窗,领略千里之外的民俗风光,探究中华文明的深层内涵。
“火树银花落,满天星辰起。”在课堂上,陈老师以“打铁花”为切口,带孩子们感受了独属于中国的千年技艺。当视频中的匠人们将铁水泼洒至高空,绽放出绚丽的火花,形成“火树银花”的壮丽景象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赞叹。此外,陈老师还提出,打铁花的传承其实并不容易:难度系数高、演出受环境限制、表演受众小等问题,无一不加大这项非遗技术的传承难度。在此基础上,有同学提出,打铁花近两年的火出圈,离不开一些博主在各个平台上的视频宣传,陈老师也顺着孩子们的观点,总结了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宣传的重要性。
展开剩余63%“一口龙井茶,饮净江南春。”以杭州著名的西湖龙井作为切入点,陈老师还讲解了中国闻名于世界的品茶文化。除详细介绍了西湖龙井的采摘、炒制工艺之外,陈老师还着重强调了品茶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文化的体验。从古代的文人墨客到现代的普通百姓,对于他们来说,象征着清雅、宁静和和谐的茶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青花瓷
“一瓷一世界,一画一乾坤。”在本次特色课程中,蒋文雅老师以“青花瓷背后的中华文化之美”为主题,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青花瓷艺术之旅。
课堂上,蒋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从唐宋的初绽头角,到明清的鼎盛辉煌,青花瓷的每一段历程都是一幅绚丽的画卷。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见证着青花瓷从简单的装饰品逐渐演变为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珍品。此外,蒋老师还细致地分析了青花瓷的制作工艺,从拉坯成型到绘画装饰,再到高温烧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也让同学们领悟到:人生如瓷,需打磨,方能绽放,岁月光华。
最令人兴奋的环节莫过于亲自体验青花瓷绘画。在蒋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拿起画笔,蘸上青花颜料,在图纸上小心翼翼地勾勒线条、填充色彩。虽然笔法尚显稚嫩,但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孩子们对青花瓷艺术的热爱与敬意。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青花瓷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总结
民俗之美,如诗如画;青花之韵,古朴典雅。今日这两节特色课程,如同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让孩子们在传承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在文化里感受岁月的沉淀。
图文 | 护航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分队
排版 | 李可可
审核 | 何江浩 杜嘉盈
发布于:浙江省贵阳股票配资,正规配资知识网,钿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